行业服务
Industry Service
在CBOT大豆期货2个月来暴涨22%(200美分/蒲)、处于盘整选择方向的时候,在这不上不下的档口,昨晚,北京时间2016年5月10日深夜12:00,美国农业部(USDA)如期公布了第一份2016-2017年度 (9月-8月)美国及全球的农产品供求报告。
结果:1)CBOT大豆和豆粕均触及涨停,2)大连豆粕期货、郑州菜粕期货,今天09:00一开盘,就被牢牢地钉在涨停板上。
除了大家表面上传来传去的那些数据外,USDA的报告里还说了些什么?
从凌晨三点多到现在,边研读边交易,虽然赚了(或说抢了)些钱,但却心事重重。
首先,全世界的农产品市场参与者,都应该感谢美国农业部,因为它几十年如一日,给大家提供全球范围是数据,而且完全【免费】!要知道,美国农业部做这事是要很花多钱的。若非美国老大,谁能做得到?
其次,觉得有些数据看起来怎么那么不符合逻辑呢?比如:
1)它将小麦、高粱、大麦省下来的面积一股脑地全扔到了玉米地里(棉花面积虽然也增了9%,但基数只有玉米面积的十分之一),玉米面积增加了6.3-6.4%。这是为什么呢?美国农民认为大豆的收益不好吗?大豆/玉米比价不是早已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了吗?美国农民不知道中国有2.5-3.0亿吨玉米库存吗?
2)别的品种一般都是播种面积变化幅度大于收割面积变化幅度,比如,小麦播种-9.2%,收割-9.1%;大豆播种-0.60%,收割-0.50%,但玉米是反过来,播种+6.3%,收割+6.4%,这有什么讲究吗?
3)更明显的是单产,同时播种、肩并肩生长的玉米和大豆,美国农业部预测2016年大豆的单产要比2015年减2.71%,玉米仅减0.24%,这又是什么原理呢?说是根据趋势单产得到的数、、、
下面的内容均来自昨晚USDA的报告,大家看看会不会有些收获。
小麦:
美国2016/2017年度(6月-5月),因面积下降大于单产提升,美国小麦总产量预计下降3%;但因期初库存和进口增加,总供量预计为5438万吨,反而同比+6%。小麦的单产预计为46.7蒲/英亩(209公斤/亩), 同比+7.1%;收割面积降9.13% (播种 -9.15%)。调查数据显示冬小麦(冬播夏收)产量将增加,因为单产提升大于面积下降。因春季生产条件特别好,硬红冬麦HRW/软红冬麦SRW/白麦单产预计将提高。春麦和杜伦麦(春播秋收)产量预计下降16%,因面积下降且单产回归趋势单产,即低于去年。
美国2016/17小麦总用量预计+7%,因出口、食用、饲用等均增加。预计出口2381万吨,比上年度的低位增加258万吨,但仍低于历史均值。其他主产国将继续制约美麦的出口。饲用预计增加82万吨,因为供应增加了。期末库存预计在上年已经提高的基础上在增加139万吨至2800万吨,为1987/88年度以来最高。小麦的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370-450美分/蒲,中位值为11年最低。
全球2016/2017年度小麦供应预计同比+2%,因期初库存增加大于产量的下降(上年度产量创记录)。预计多数主产国小麦丰收,欧盟、俄罗斯、乌克兰春季生长条件不错,料单产将远比趋势单产高。
全球2016/2017小麦消费预计略高于上年度,食用增加、饲用减少。全球2016/2017小麦进口量预计低于去年的记录水平,单仍很大。全球2016/2017小麦期末库存预计达到创纪录的2.573亿吨,同比增加1440万。
粗粮:
美国2016/2017(9月-8月)饲料粮供应量预计将刷新上年创的纪录,再增加4%,因期初库存和产量增加。美国2016/2017玉米产量预计为3.6654亿吨,同比增加2110万吨,比2014/15的记录产量高出544万吨,尽管单产预计小幅下降、但面积预计增加560万英亩。美国2016/2017年玉米单产预计为168.0蒲/英亩(703公斤/亩), 比去年下降0.2375%。美国2016/2017年玉米供应量预计为4.133亿吨,同比增加2250万吨,大于高粱、大麦和燕麦的减少。
美国2016/2017玉米用量预计创记录的3.5866亿吨,同比+4%,其中: 饲用等增加762万吨,因玉米量大价低及牲畜存栏进一步增加;乙醇用玉米增加127万吨,因乙醇掺混量增加、用高粱减少;出口量预计在本月调高的上年出口量的基础上增加445万吨,因价格优势、巴西供应减少、竞争减弱。
美国2016/2017玉米库存预计为5469万吨,同比增加889万吨;此数若正确,则为1980年代以来最大库存;但是,库存用量比仍远低于哪些年份,那时库存用量比,比因国内的托市政策,激增到50%以上。美国2016-2017年度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305-365美分/蒲,中位值比本月稍微调高的上年水平低25美分/蒲。
全球2016/2017年度粗粮供应预计为创记录的15.432亿吨,同比增加4100万吨,约一半增量来自美国的产量及期初库存增加。
全球2016/2017年度玉米产量玉米为10.1110亿吨,同比增加4220万吨,仅低于2014/15年度10.1350亿吨记录。2016/2017年度除美国增产2110万吨外,南非、欧盟产量回升,阿根廷、俄罗斯和乌克兰面积增加。本月调低300万吨巴西2016年产量至8100万吨,巴西2017玉米产量预计仅增100万吨为8200万吨, 面积略降、但单产预计会好些。预计中国2016年玉米产量为2.18亿吨,同比下降660万吨,因托市政策变化及低价、种植积极性下降。
全球2016/2107年度玉米消费量预计为创记录的10.119亿吨,同比增加4300万吨,其中中国增950万吨、美国增920万吨,其他增量来自欧盟、阿根廷、巴西、印度、俄罗斯、越南、墨西哥和南非。全球2016/2107年度玉米出口增加,阿根廷、欧盟和乌克兰增量大于巴西减量。全球2016/2107年度玉米进口下降,南非、欧盟、越南和中国减量大于墨西哥、土耳其、埃及、伊朗和韩国增量。
全球出口和进口数不匹配是主要原因是:南半球和北半球统计时间差别及南非从净进口变为净出口。
油料:
美国2016/2107年度油料产量预计为1.129亿吨,同比下降310万吨,主要因为大豆产量下降。葵花籽、菜籽、花生产量也有所下降,但棉籽产量增加。因较低的趋势产量及面积下降,大豆产量预计为1.0342亿吨。下降351万,油料供应量1.1512亿吨,同比+1.9%,因转入库存较大。
美国2016/2017大豆压榨量预计5212万吨,同比增加95万吨。美国豆粕国内用量预计增加,因肉类产量上升。豆粕出口因竞争减弱而增加(50)到1200万短吨。大豆出口预计增加395万吨到5130万吨。南美库存今秋大幅下降将减轻上半年年度的竞争,此外,南美2017年初收割的大豆产量增加有限。预测全球大豆进口增加3.8%,美国占37%的比例,较上年度及近5年均值略省,美豆期末库存830万吨,较上年度下降259万吨。美国2016-2017年度大豆价格区间预测为835-985美分/蒲,上年度均值885美分/蒲;豆粕300-340美元/短吨,上年度310美元/短吨;豆油30.50-33.50美分/磅,上年度30.00美分/磅。
全球2016-2017年度油料产量预测为5.338亿吨,同比+2.1%;全球大豆产量预测为3.242亿吨,增加830万吨,印度、巴西、乌克兰和阿根廷增产,美国减产。巴西大豆1.03亿吨,增加400万吨,面积和单产双增。中国大豆面积增产量增、因政策变化降低玉米种植积极性。阿根廷2017年大豆产量预测为5700万吨,同比(修改过的上年产量5650)增加50万吨,上年产量因4月洪涝下调250万吨。全球2016-2017油料总供应同比增加不到1%,压榨增加2.3%,期末库存7690万吨,同比下降9.5%。
全球2016-2017年蛋白粕消费预计同比增加3.2%,中国+3.7%,占全球增量的32%份额。全球大豆出口1.383亿吨,同比增加4.3%,中国大豆进口预计为8700万吨,同比增加400万吨。全球2016-2017植物油,消费预计为1.838亿吨,增加3%,由印度、中国和印尼主导,库存预计为1690万吨,同比下降7.9%。
棉花:
美国2016-2017棉花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5%,其中单产+5.35%,收割面积+9%(播种+11.4%)
美国2016-2017面积与单产同比增幅:
小麦单产 +7.10%,收割面积 - 9.1% (播种 - 9.2%)
棉花单产 +5.35%,收割面积 +9.0%(播种 +11.4%)
玉米单产 - 0.24%,收割面积 +6.4%(播种 + 6.3%)
大豆单产 - 2.71%,收割面积 -0.50%(播种 - 0.60%)
高粱单产 -14.5%,收割面积 - 20.2%(播种 -15.3%)
大麦单产 + 3.0%, 收割面积 - 12.9% (播种 -13.9%)
关于美国2016-2017《收割面积》和《单产》的说明:
小麦:其他春小麦和杜伦麦的收割面积用各州10年的收割面积/播种面积比、单产用各州1985-2015趋势单产(Arizona, California, and Idaho Durum除外);冬小麦在2016年5月10日的"Crop Production"说明。
棉花:面积用2016年3月31日Prospective Plantings数据,基于各地10年平均遗弃水平推出收割面积,西南地区调节到12%以反映有利的雨水状况。单产为各地区3年的平均水平。
高粱: 播种面积基于3月31日"Prospective Plantings." 收割面积基于2010-2015(排除2011低点)遗弃比例推算。单产基于1990-2015平均数推算(去除标准方差高于1的年份)
大麦和燕麦:收割面积2011-2015遗弃比例推算,单产基于1990-2015趋势推算
玉米:播种面积基于3月31日"Prospective Plantings."收割面积基于历史遗弃水平和青储饲料使用情况推算。单产基于一个天气条件趋势模型(weather-adjusted trend model)并假设5月中旬播种进度正常、夏季天气正常。(单产趋势模型的解释见Westcott and Jewison, Weather Effects on Expected Corn and Soybean Yields, USDA-ERS, Feed Outlook No. (FDS-13G-01), July 2013, www.ers.usda.gov/publications/fds-feed-outlook/fds-13g-01.aspx.)
大豆:播种面积基于3月31日Prospective Plantings,收割面积基于5年遗弃比例。大豆单产基于一个天气条件趋势模型(weather-adjusted trend model)并假设夏季天气正常。
大家若看出了什么道道,烦请致函 grain@overseaschina.net, 多谢了。徐建飞。